机床网
超8%!欧美物价涨疯了,接下来轮到中国?
2022-06-14 10:12:28

  相比欧美超8%的通胀率,中国的CPI涨幅却保持在2%左右,这是如何实现的?海外通胀会输入我国么?

1

  6月10日的上午和夜晚,中美两国公布了5月的通胀数据。

  中国的CPI涨幅为2.1%、数据与上月持平,但环比则由上月的上涨0.4%下降为0.2%,可理解为涨幅进一步下降。

  美国的CPI涨幅却高达8.6%,上月的涨幅是8.3%,本以为3月涨幅的8.5%是顶点、没曾想又再创新高…这个数据也创造了1981年12月至今四十年以来的新高。

微信图片_20220614100839.jpg

美国通胀创四十年以来的新高

  创新高的不仅是美国,包括欧美在内的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在遭受通胀的煎熬。

  欧元区国家的最新CPI涨幅是8.1%,已连续六月超5%;英国的最新数据是9%、已连续六月超5%;印度、巴西、加拿大、俄罗斯、墨西哥、土耳其等世界主要经济的通胀都超7%…

  据世界经合组织6月8日发布的报告,预测今年该组织38个成员国整体通胀率相比去年将翻倍、达8.5%。

  以2020年初为起点,中国和欧美的通胀出现了分化…中国的通胀率一直在2%左右徘徊,而欧美等国家的通胀则一路狂奔、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2%的通胀一向被认为是最有利于经济的良性通胀,而超过5%则会被认为是不利经济和社会稳定的恶性通胀。

  近两年,为什么中国物价如此平稳、而欧美等国通胀却愈演愈烈呢?

  俄欧关系紧张及俄乌军事冲突是最重要的原因。

  欧美对俄罗斯制裁,致使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小麦等粮食、钾肥/磷肥等化肥以及镍等稀有金属无法出口,而俄罗斯却是这些资源的重要出口国、且能源价格作为基础物资又会引发整体物价上涨,就这样欧美物价汹涌不止。

  为什么俄乌冲突冲击欧美在内的世界各国,而中国却能独善其身呢?

  除了中国没有直接参与俄冲突、并与世界各国保持正常经贸往来外,中国独特的生产体系和货币/财政政策同样功不可没。

  有人担心全球通胀会输入中国、或许多虑了,因为中国跟国外有太多的不同。

2

  所谓的通胀或通缩,其实就是商品供应和货币供应之间的数量关系。

  当商品少了、货币多了,表现为通胀、即物价上涨;当商品多了、货币少了,则表现为通缩、即物价不涨甚至下跌。

  所以解决通胀问题,无非是两点:

  一是增加商品供应,

  二是减少货币供给,

  如果二者同时进行那就更好了。

  欧美的通胀起始于2020年的疫情。

  为了应对疫情冲击,包括欧美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开启了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即通过大量印钞向居民发钱来托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欧美人没有储蓄习惯,一旦因疫情生产/商业停滞、造成的失业员工就将面临吃饭生存的问题。

  钱多了,可因为疫情冲击了生产链和物流链,同时生产和商业也暂停歇业…也就是说商品和服务的供给没有增加,这是造成2020年初开始通胀的直接原因。

  后来随着疫情解除,生产链、供应链近乎完全恢复了,为什么通胀反而更严重了呢?因为俄欧对峙及随后的俄乌冲突,又冲击了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供给。

  能源价格是一切价格的基础,工业生产、运输物流、商业商贸、电力照明等都依赖能源成本,就这样由能源价格上涨传至工业生产价格、再传到至物流配送价格、以致于终端商品和服务价格轮番上涨,也就是欧美国家感受到的通胀煎熬。

  欧美国家如何应对呢?

  目前的策略主要是减少货币供应,即表现为加息和缩表…加息让大家少贷款、市场中的钱就少了(贷款就是印钞),缩表让央行的基础货币供应减少、银行即使想放贷也没钱放啊(贷款少了、货币供应也就少了)。

  货币是少了,可抵不住商品供应减少的更猛啊,也就是我们当下看到的欧美通胀愈演愈烈。

  疫情之后,中国也开启了新一轮货币宽松政策。即使在欧美加息缩表的当下,中国不仅没跟随收缩信贷、反而还在进一步信贷宽松…表现就是降准降息、且鼓励银行多放贷,凭什么中国的物价就能稳定呢?

  信贷放水分为消费信贷和生产信贷,前者把贷款放贷给消费者、只是增加消费而没增加供给,后者是把贷款放贷给生产者、主要是增加商品供给,而中国采取的是后者。

  中国并没有把钱直接发给消费者,而是把钱放贷给了工厂、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生产者,而它们是增加商品供给的…所以钱虽然多了,但商品更多了。

  同样是印钞放水,放水对象的不同、造成了结果的天壤之别。

3

  目前情况下,中国出现恶性通胀的概率较小,这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

  跟欧美不同,中国是世界上实物商品生产的最大国家、也因此被称为世界工厂,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欧美的商品大量需要进口,一旦物流链断裂(比如疫情冲击)或国家关税制裁等就会影响商品供给、从而因商品稀缺而价格上涨,而中国的商品主要来自于本土制造、也就没有了这方面的制约。

  另外中国一直注重包括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在内的国家安全,目的就是保证基本自给、能在极端情况下(如国际封锁等)也能应对,具体措施有18亿耕地红线保护、保证中国人的饭碗装中国人的粮,以及进行石油等能源储备和大力发展风能/光伏/水能等新能源。

  正像上文所说的,欧美的放水只是增加了货币供应、而中国的放水却在增加商品的供给,这就是中国独特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把钱(实际上是资源)放贷给生产部门。

  支农支小再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工具,是让钱流入中小微实体实体企业、增加商品和服务供给;碳减排支持工具,是让钱流入新能源领域、增加电力能源供给;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贷款,是让钱流入煤炭等传统能源领域、增加煤炭的供给,毕竟中国电力的70%依赖煤炭;科技创新再贷款,是让钱流入科技行业、用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产能;交通物流再贷款,是让钱流入物流行业、保证物流畅通和商品全国的调配……

  现在中国的印钞放水真正做到了精准滴管,而欧美放水还停留在在2016年中国之前的水平上、也即无差别的大水漫灌。

  中国能控制物价还有一个原因,是国央企对上游资源性行业的垄断。

  因为国央企是全民所有制企业,所以不再仅仅考虑自己的收益利润、反而更多的考虑社会整体福利,这跟欧美的私营企业完全不同。

  去年俄欧对峙后,欧洲因为缺乏能源而价格上涨,对应的就是居民的电力和取暖费价格上涨,不少人因此挨冻、部分国家甚至烧起了木材。

  但中国完全可以不涨价、让国央企来承担亏损,去年冬天的煤荒、天然气荒、电力荒时,居民的电价、天然气价及暖气费并没有上涨,这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物价上涨。

  每次谈到中国物价稳定,总有人会反驳之前物价多少、现在物价多少,以此说明中国通胀严重。

  其实不能只看物价上涨,而因看工资的实际购买力。

  之前一个馒头5毛,一月工资是2000元、能买4000个馒头,现在虽然馒头涨到了1元、可收入却增加到了5000元、能买5000个馒头了……物价是涨了,但购买的馒头更多了。适度通胀最有利于经济发展,所以理论上物价会一直上涨、只要不恶性上涨即可。

  国外的恶性通胀会否输入中国?会影响(因为中国对海外石油、矿产、大豆等还存在依赖),但不至于猛烈冲击。

  关于通胀,大家暂且安心吧。

  经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就像通胀、其影响因素非常多,绝非印钞放水一两个变量就能解释清楚,而我们每个人的时间、精力和研究都是有限的,也就造成了海量信息下真假难辨,由此就会造成很多投资误判。

  承认自己的信息有限和能力不足,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我们成功投资的前提。我们不可能赚尽所有的钱,只需赚到自己能力圈之内的钱即可。


转载请标注来源158机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