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世界的几套“班子”都在这几天密集开会,包括欧盟峰会、G7峰会、北约峰会,还有各种小圈子掺杂其中,美日澳是“四边对话机制”成员,美英澳新是“五眼联盟”成员,美日韩澳新是“印太经济框架”组成部分。
-
从空客订单,看日本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的!
-
中国未来的护城河——制造业,不是谁都能跨越的!
-
中国产业的几次大转折
-
前两天的G7峰会上,拜登主导G7启动了一个名为“全球基础设施伙伴关系”(PGII)的大计划。
简单来说,就是5年内筹集60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搞基础设施建设。
-
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以上,制造业恢复性扩张。
-
七挑一,7国集团和北约都是打群架的团伙组织
-
德媒盘点:五大技术创新改变未来战争样貌
-
如今,中国汽车行业已经可以摆脱“不争气”的名声,2022年1-5月,比亚迪已经累计销量达到了505901台,同比增长167.1%,暂居全球汽车厂商销量榜的第二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超过特斯拉成为不折不扣的新能源汽车巨头。
-
美国对俄政策已经被资本集团渗透成了筛子,这就是不打击资本的后果,美国的群众买单,给美国的政府纳税,最后全被拿去给美国的资本集团发财了。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否成为未来中国称霸世界的产业龙头,比亚迪的表现,至关重要。
即使特斯拉这样的全球电动车第一品牌,电池依然需要向中国企业采购。
一个企业并非什么都自己干,才是正确的。背上包袱,无法快速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也是比亚迪这种重资产模式的巨大风险。
-
由于疫情防控突出和供应链的完善,中国2021年汽车出口成功实现弯道超车。
同比2020年实现100%增长,一下跃升到 全球第三位,居于日本和德国之后,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出口量超过200万。
跟日本的出口格局不同,日本汽车主要出口到北美市场,中国则主要出口亚洲和欧洲。
-
北京时间2022年6月19日深夜,中国国防部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则言简意赅的消息,总字数还不到60个。具体内容为:2022年6月19日晚,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
-
论职业教育这块,美国比不上德国,但跟中国比,要绰绰有余。
大国之间的竞争,不能指望竞争对手自己犯错,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干就能躺赢。
啥时候,社会上考公热降温了,大家尊重科学,尊重专业人才,啥时候中国的科技核心竞争力就有救了。
-
从3月15日首次加息到现在,美国的CPI增速仍然是连续大幅攀升。为什么美国此轮高通胀这么难控制?即使美联储下猛药也难以遏制住通胀?
-
天津35条、北京45条、上海50条、广东131条、重庆147条……
稳经济,保就业,全国各地都在加速跑。
-
大国可以脚踏多只船,小国只能赌国运!新能源的岔路
-
在芯片荒最严重的去年年中,大众曾关闭了墨西哥与美国的工厂;福特暂停或削减了8家北美工厂的生产;即便是被认为受缺芯影响最小的丰田,也遭遇了停产及生产规模的缩减。当然,停产的远不止这几家企业。当时,英特尔公司CEO帕特·基辛格曾表示,“全球芯片供应短缺可能会再持续两年。”也就是说,芯片荒要到2023年才会有所好转。
-
只有一个国家,无论我们的实力怎么改变,就算我们有了1000艘大驱,它对中国的敌意永远不会改变。
-
印度人眼里的中国,值得细品!
共8258条记录,每页显示20条,当前第1/413页
[首页] [1] [2] [3] [4] [5] [6]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