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网
中国反坦克导弹: “红箭”8 打出“三弹一孔”
2021-12-30 08:58:25

      研制中几乎没有一个部件没出过问题。首先遇到的就是3 000米长的导线断线。在最开始的导弹试验中,累计断线故障就多达55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从查找断线原因入手,设计了模拟导线放线的试验装置,并从导线材质、缠线方式、包覆材料、导线结构、粘结胶材质等无数道工艺上做出了改进。

     经过2年多的无数次试验,最终研制成功延伸率与铜相近、蚕丝作增强材料的制导导线,保证了导弹系统可靠度的要求。类似这样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诸如:陀螺仪抗过载能力不够、红外辐射器强度和功率不够、低温射程不够,膛口弹托止动、发射筒后抛技术等。

     科研人员自己都记不清,经历过多少次失败才能换来一次短暂的成功。磨难多到让人沮丧,甚至看不到希望。项目组曾几度陷入困境。那时有些人质疑王兴治他们能否研制成功,甚至讽刺挖苦。在挫折和非议前,王兴治带领他的团队,选择了坚持。

20211230085006.jpg

  ▲ “红箭”8模拟放线试验装置

  1977年,就在“红箭”8技术难关久攻不下、试验屡屡失败时,个别领导对自行研制信心不足,主张引进国外某反坦克导弹及其生产线。恰逢彼时中国国门渐渐打开,法国和德国看好中国军贸市场,积极来华推销 “米兰”、“霍特”反坦克导弹,并邀请中方代表去该国参观访问。王兴治获得了赴法国和德国参观交流的宝贵机会,顺便洽谈引进一事。由于外方要价太高,引进之后原材料、元器件对国外的依赖性过大等原因,引进一事未能达成。但这次考察对王兴治的启发很大。百闻不如一见。王兴治通过近距离接触“霍特”反坦克导弹,及与法国专家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学到了过去从情报资料中无法获得的东西。他在惊讶和羡慕国外高精度反坦克导弹的同时,也大大激发了他一定要搞出“红箭”8的决心。他相信凭着刻苦和智慧,中国自主创新的路一定能走得通。


  回国后,王兴治带着一种“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激情,给设计团队作了足足两天的考察报告,更是一场大战前催人奋进的总动员。他以这次考察和商谈的实际,向科研人员讲明了“靠‘买办’不能实现国防现代化,一是买不起,二是买不来”“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使命,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科研人员个个听得精神振奋。大家从心底里迸发出一个字:“干!”。

  此后,王兴治没日没夜地投入到这场“红箭”8的攻坚战中。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每次重大试验,他都亲临现场,检查试验前的准备工作,拍摄试验现象,记录试验数据,一起捡试验残骸,一起查找问题,一起研讨新的攻关途径。有一次试验遇到问题,王兴治同科研人员在试验场连续工作三天三夜,直到问题得到解决。为了滤掉太阳光背景,让红外测角仪精确捕捉到导弹,他率领技术人员,特意到光照强烈的沙漠中做试验。早晨4点出发,晚上11点才返回家里。夏天的地表温度有时高达70℃以上,冒着高温,顶着热浪,他们一直干了一个多月,直到问题解决。至今,王兴治的脖子后面还留有当年被烫伤的“职业病”印记。为了解决隔热层用的碳纤维布,王兴治找到厂家,但工厂因为没电,无法生产,王兴治又帮助该厂找到市委领导,解决了用电问题……。

  就这样,在王兴治的领导和设计下,在研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无数次的“失败,研究;再失败,再研究”的摸索苦干、技术积累,在进行了50多次有控飞行试验后,终于攻克了陀螺承受大过载能力、舵机提高控制力、弹托炮口止动、高低压原理发射器等关键技术问题。1984年,“红箭”8反坦克导弹研制成功,并打出了“三弹一孔”的优秀成绩。

20211230085154.jpg

  ▲ “红箭”8中红色弹托随导弹一起冲出示意

20211230085210.jpg

  ▲ “红箭”8靠钢钉将弹托咬住,俗称“狼牙棒”

20211230085224.jpg

  ▲ 王院士在试验现场解决问题

  1984年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国庆阅兵仪式上,“红箭”8反坦克导弹方队亮相。1986年,该项目正式定型,不久后装备部队。1987年,“红箭”8项目获得了与“两弹一星”比肩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原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张爱萍将军挥笔题词:“无坚不摧。”


转载请标注来源158机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