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15日,日本机械制造商NACHI不二越公布了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期的合并财报。虽然营收同比持平,但营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79.8%,达到42亿日元,经常利润更是实现翻倍,达到29.5亿日元。在全球制造业普遍面临成本上升与地缘不确定性的当下,不二越的业绩逆势回升,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 不是“减收增益”,而是“营收持平下的高质量利润回归”
过去两年间,不二越曾因中国市场需求下滑、原材料价格上扬等多重因素导致利润承压。然而本次财报的亮点在于:尽管销售额未显著增长,公司依然实现了利润的大幅提升。这说明其利润恢复并非靠临时削减支出或偶发订单所致,而是源于企业体质的根本转变。
■ 成功的价格转嫁与工厂整并带来的结构性红利
首先,利润改善最核心的因素是成本上升下的成功“价格转嫁”与结构性改革。不二越在日本国内与海外市场均进行了产品售价的战略调整,有效缓冲了原材料与能源成本的上升。
同时,公司对以轴承为中心的多个生产基地进行整合,通过精简生产流程、集约化制造,提升整体效率。这些改革的效果已在本期全面体现,特别是在轴承与液压零部件领域,生产线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也成为利润率上升的关键推手。
■ 汽车需求回暖带动机械工具板块全面复苏
在工具、机床、机器人等机械工具业务方面,不二越迎来了强劲复苏。该板块本期实现营业利润16亿日元,同比增长59.9%。尤其在日本国内,随着混合动力车与电动车生产线的投资增长,相关机床与自动化设备的订单快速回暖。
此外,机器人业务也因制造业“人手不足”与智能工厂建设需求上升而持续受益。特别是与丰田集团相关的设备导入案例明显增多,构成了本期盈利的重要支撑。
■ 零部件业务:结构改革显成效,利润近三倍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零部件事业部也交出令人惊喜的成绩单。营业利润由去年同期的约7.5亿日元猛增至21亿日元,实现了2.8倍的增长。这得益于公司对生产线及工厂布局的深度改革,特别是在固定成本控制与制造工艺重构方面取得明显成果。
这并非短期策略,而是自2023年起逐步实施、至2024年底开始体现成效的“改革成果型利润”。这也为公司后续实现更稳定的利润增长奠定基础。
■ 面对美中风险,如何维持“利润韧性”?
尽管短期业绩表现亮眼,但中期风险仍不容忽视。公司社长黑泽勉在发布会上提到,针对美国提高关税的措施,“将通过价格转嫁来应对,因此对业绩影响有限”。然而,从持续性角度看,如何在北美市场维持价格优势与本地化能力,仍是公司需要加速应对的课题。
与此同时,中国市场的设备投资热度因新能源车市场趋缓而有所降温。不二越正在将部分资源投向印度与东南亚市场,以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 利润数字背后的“质变”更值得关注
相比利润增长数字本身,更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其中反映出的企业经营“质变”。通过价格调整、组织优化与产线重构,不二越已逐步从“防守型企业”向“进攻型制造商”转型。
不过从数据来看,经常利润的中期完成率为44.8%,低于近5年平均的约59%。这意味着2025年下半期仍需继续发力,但公司已展现出坚实的增长潜力与抗压能力。
■ 结语:不二越的转型,为中坚制造企业树立新范式
在制造业整体面临“高成本+地缘不确定+技术更新”三重挑战的背景下,不二越本轮的业绩修复,展现出以结构性改革为核心的“健康型利润增长模式”。其经验对其他中坚制造业企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这一财报不仅是一次“数字回暖”,更是转型路径上重要的里程碑。未来能否实现中长期的可持续成长,仍有待观察,但其“从守转攻”的战略方向,已经明确无误地传达给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