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网
19万家德国家族企业迎继承高峰,或成中德制造合作突破口?
2025-06-25 10:31:08

引言     在德国,约九成企业为家族所有并由家族成员管理。这些企业虽多数不是上市公司,却在制造业、服务业和地方经济中长期扮演着中坚力量的角色。  

 根据德国中小企业研究所(IfM Bonn)的测算,从 2022 年到 2026 年,德国预计将有约 190,000 家企业完成所有权或管理层的交接。   

 与此同时,德国家族企业协会(Stiftung Familienunternehmen)的研究指出,约有35%的企业在交接过程中会主动寻求外部顾问、投融资支持或战略合作。这意味着接班不仅是“换人”,更是部分企业释放对外协作可能性的阶段。  

 对于希望对接德国制造、寻找合作入口的中国企业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  是可能并购的目标?  •  是寻找当地技术落点的合作方?  •  还是一个适合提前布局的产业节点?    

 本文基于德国中小企业研究所(IfM Bonn)发布的权威数据,从行业、地区、规模等维度,提炼出可供分析与对接的结构信息。  

 

 01      哪些企业真的进入交接期?  

 截至2022年,德国全国企业总数为约366万家,其中约90%(331万家)为家族企业。但并非所有企业都具备传承条件。IfM Bonn 仅将盈利良好、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企业纳入交接统计,得出实际具备传承潜力的企业为77.2万家。  

 进一步测算显示,2022–2026年间预计有约190,000家企业将完成所有权或管理层交接,约占全部企业总量的5%。  

 如果希望在德国市场寻求“可进入”的合作窗口,这19万家交接企业在IfM模型中已排除经营不良企业,因此可被视为具备运营基础的潜在合作对象。  

 其中,不少企业正因传承问题,对外部技术、资金与服务的协同意愿上升,是并购与项目切入的首选对象。  

 类型                               数量(单位:家)     

德国总企业数(2022)    3,665,000     

其中家族企业                   3,315,000     

其中具备交接条件的企业   772,000     

预计将在 2022–2026 年交接的企业    190,000        

  

 02      哪些行业最值得切入?  

 这些具备交接条件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哪些行业?  

 从行业分布来看,企业服务业(如 IT、咨询、法律、建筑等)是未来五年内交接企业数量最多的领域,约为85,900家;制造业紧随其后,约50,100家;批发与零售业为34,900家。此外,个人服务业(如美发、美甲、健身等)和农业相关行业分别为13,400家和6,000家。  

 就交接企业而言,服务业与制造业是当下这波“换人潮”的主要构成力量。  

 行业类别           企业数量(2022-2026)     

企业服务业        85,900     

制造业               50,100     

批发与零售业    34,900     

个人服务业       13,400     

农业、林业和渔业    6,000        

 如果说这19万家企业是合作机会释放的“第一层清单”,那么其中的制造业与企业服务业企业,就是最有可能形成合作接口的主力人群。  

 制造业企业在交接阶段,往往伴随设备更新、流程改造等需求;而IT、建筑、工程咨询等B端服务行业,也常在代际更替时引入数字化系统或标准化管理。  

 对于提供技术方案、工业服务或数字工具的中国企业而言,这类企业正是“容易进入、可以对话”的典型对象。  


 03      中型企业交接最为集中  

 从企业规模来看,年营业额在50–100万欧元之间的企业,是当前交接企业中数量最多的规模段,共计约53,900家。其次为25–50万欧元和100–200万欧元区间,也分别有4万和3.9万家,分布密集。  

 虽然大型企业拥有更成熟的管理架构和传承工具,但由于组织结构复杂、交接周期较长,在2022–2026这一统计期内进入实际交接阶段的比例较低,仅有约1,200家,数量占比不足1%。  

 年营业额区间(单位:欧元)    企业数量(家)     

100,000–250,000          17,600     

250,000–500,000          40,000     

500,000–1,000,000       53,900     

1,000,000–2,000,000    39,100     

超过 50,000,000           1,200        

 对中国企业来说,这一结构提示:真正进入交接阶段、并具备接触可能性的企业,大多数集中在“年营收50–200万欧元”这个中型区间:  

 这类企业数量充足、组织灵活、合作门槛适中,既有服务嵌入的空间,也具备协同转型的需求。  

 而体量更大的企业虽数量稀少,但若能建立联系,则具备作为市场节点或产业链接口的战略价值。  

 

 04      哪些区域更集中?  

 企业数量的地区分布直接影响交接数量。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是企业最多的联邦州,预计将有约 39,900 家企业于 2022–2026 年间完成交接。  

 巴伐利亚州与巴登-符腾堡州分别为 34,900 家和 27,300 家,位居全国前三。这些州亦是德国制造业和中小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  

 其他如下萨克森(17,400 家)、黑森州(约 16,000 家)和柏林(8,500 家)也在高交接数量行列。不来梅州企业体量虽小,仍有 1,500 家企业预计完成交接。  

 州别                         企业交接数量(家)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    39,900     

巴伐利亚                   34,900     

巴登-符腾堡              27,300     

下萨克森                   17,400     

柏林                          8,500     

不来梅                      1,500        

 北威州、巴伐利亚州与巴登-符腾堡州不仅交接企业数量居全国前三,也高度重叠于德国制造业的核心区域,意味着交接浪潮与制造转型可能同步发生。  

  

 05      哪些地区释放的合作机会更密集?  

 除了交接企业的绝对数量,各州的交接密度也揭示了另一组重要信号:哪里转型压力更集中、协作空间更可行。  

 企业交接的紧迫程度不仅取决于绝对数量,还与地区内企业总量密切相关。IfM Bonn 使用“每千家企业中待交接数量”作为密度指标,衡量各州相对的传承强度。  

 数据显示,不来梅和下萨克森州的交接密度最高,分别为每千家企业中有 59 家和 56 家将于 2022–2026 年交接,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2 家)。柏林密度相对较低,为 44 家。  

州                    每千家企业中交接数     

不来梅             59     

下萨克森         56     

巴登-符腾堡    54     

全国平均         52     

柏林               44        

 高交接密度通常意味着:相关地区在人才、治理、数字系统等方面面临更集中转型压力,也更可能释放出对外部支持的现实需求。  

 对中国企业来说,这类高密度地区更有可能释放出组织变动与系统更新相关的合作机会,在试点接触与场景验证上,也可能更具现实可行性。  


 | 结语  

 企业传承从来不是一件可以轻松决定的事,它通常牵涉盈利能力、行业特征和企业主的年龄结构。  

 这份由 IfM Bonn 绘制的“企业交接地图”,不仅揭示了谁可能在“换代”,也勾勒出哪些产业、哪些地区、哪些规模段的企业,正处于结构重组的临界点上。   

 从 2022 年到 2026 年,这 19 万家企业正在经历的,不只是继任者的选择,也可能是新技术、新模式、新伙伴的进入。  

 它们,也许正构成中德制造合作下一轮连接的起点。


转载请标注来源158机床网
 
留言板
姓名:
电话:
邮箱:
Q  Q:
提交
免费通话


您好!欢迎光临!

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我们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