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网
不是说中国行,你就行!日本报道,日本ispace的飞行器尝试月球着陆失败!
2025-06-15 16:52:07

日本又”摔”了!这次是在月球上

兄弟们,刚刚传来的消息绝对让人五味杂陈!


据日本NHK最新报道,6月6日凌晨,日本民营航天企业ispace的”韧性”号月球着陆器在尝试登月过程中失败了!这已经是ispace继2023年首次登月失败后的第二次”摔跤”。


看到没?这次不是在地球上摔,而是直接在月球表面”硬着陆”了!


说起来,这个”韧性”号着陆器可不是随便玩玩的。它搭载着价值不菲的科学设备,包括台湾中央大学的深太空辐射探测仪、瑞典艺术家的”月亮小屋”,还有日本企业的月球水电解设备。结果呢?全部跟着一起”硬着陆”了!


为啥老是失败?技术不过关就别硬撑!

各位,你们知道这次失败的原因吗?


据ispace官方分析,着陆器上的雷达测距仪出现信号延迟,导致对月球表面距离判断错误,未能及时减速!说白了,就是”看不准路,刹不住车”!


这情形,就像你开车导航失灵,结果直接撞墙上了!


更尴尬的是,这已经是ispace第二次在同样的地方栽跟头了!2023年第一次登月失败,也是因为激光测距仪数据被误判,推进剂提前耗尽。现在2025年了,同样的技术问题,同样的失败结果!


网友:这是在月球上练”二连摔”吗?

对比一下,差距立马显现


兄弟们,咱们来看看隔壁中国的表现:


2019年,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成为世界首个在月球背面着陆的探测器!


2020年,嫦娥五号不仅成功着陆,还带回了月球样本!


2024年,嫦娥六号再次刷新纪录,在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看到差距了吗?人家中国是”一次比一次成功”,而ispace是”一次比一次失败”!


更让人深思的是,中国的月球探测任务都是国家主导的系统工程,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远超民营企业的单打独斗。


这就像军工产品和民用产品的区别一样——军工讲究的是绝对可靠,民用追求的是成本控制。结果呢?关键时刻就见真章了!


民营航天的”美好理想”与”残酷现实”

说起来,ispace的想法挺美好的:用民营企业的效率和创新,降低航天成本,实现商业化登月。


但现实是什么?航天技术的门槛比想象中高得多!


技术积累需要时间:不是有钱就能搞定的


系统工程需要经验:一个环节出错,全盘皆输


质量控制需要严格:差一点就是生死之别



ispace首席执行官袴田武史在记者会上道歉,承诺继续推进2027年的第三次和第四次登月任务。但问题是,同样的技术路线,同样的团队配置,凭什么相信下次就能成功?

中国经验: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各位,中国的航天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技术积累和工程实践!


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系列,从载人航天到火星探测,每一步都是扎扎实实的技术突破。


不像某些国家,喜欢搞概念炒作,结果关键时刻就”掉链子”!


想想看,如果连基本的测距和减速都搞不定,还谈什么商业化登月?这不是在开玩笑吗?


网友:技术不过关就别硬撑,丢人现眼!

写在最后:实力才是硬道理

今天日本ispace的再次失败,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航天技术不是过家家,更不是靠概念和PPT就能搞定的。它需要的是:


扎实的技术基础


严格的质量管控


丰富的工程经验


完善的测试验证



中国能够在月球探测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就是这种严谨务实的态度!


而某些国家总是喜欢”大跃进”式的发展,结果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丢脸!


今天的故事告诉我们:不是说中国行,你就行!实力才是硬道理,技术才是真功夫,成功才是金招牌!


各位,你们说是不是?


转载请标注来源158机床网
 
留言板
姓名:
电话:
邮箱:
Q  Q:
提交
免费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