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力,他们在瑞士日内瓦,拿了个国际发明展的金奖。
我第一反应是,一个卖空调的,能发明啥?更节能的压缩机?还是更好看的遥控器?
结果都不是。他们拿奖的,是一台叫“高速双五轴龙门加工中心”的玩意儿。
这东西,说白了,就是工业母机,数控机床里的顶配。
我当时就愣住了。
这感觉,就好像你家楼下那个天天做拉面的王师傅,突然有一天告诉你,他业余时间顺手拿了个米其林三星。
有点魔幻,对吧?
这事儿,让我突然想起十几年前,我在工厂实习那会儿。
那时候,车间里最金贵的宝贝,就是一台从德国进口的五轴机床。平时都得供着,生怕磕了碰了。老师傅们说,这玩意儿,咱们自己造不出来,离了它,很多精密零件就得抓瞎。
那个时候,我们好像都默认了:最好的工业装备,就该是德国的、日本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买回来,然后好好学、好好用。
好像天生,就该是学生。
可现在,这个“学生”,竟然跑到国际顶级的发明展上,跟全世界的“老师傅”们同台竞技,还拿了个最高奖。
而且,这不是作秀。
我特地去查了,格力这机床,不是躺在展厅里的花架子。
它是真正卖出去,给人家干活的。75%都卖到了北美和欧洲。
这说明什么?
说明那些最挑剔的、过去我们仰视的“老师傅”们,现在愿意掏出真金白银,来买我们中国“学生”造的工具了。
这台机床,能干嘛?
主攻的就是现在最火的新能源汽车。
咨询格力机床:159 1097 4236
那些一体压铸的车身大件,精度要求极高。格力这台机器,能把误差控制在一根头发丝的七十分之一。
稳定、高效、精准。
这几个词,过去我们总觉得,是贴在德国货、日本货上的标签。
现在,它贴在了一台“格力造”的机T床上。
看到这,我心里那股劲儿,一半是自豪,一半却是说不出的憋屈。
自豪的是,我们终于有人,在别人最引以为傲的“自留地”里,硬生生啃下了一块肉。
憋屈的是,这么提气的事儿,网上却没多少人聊。
热搜上挂着的,还是那些鸡毛蒜皮的明星八卦、网红破事。
我们好像已经习惯了,习惯了在娱乐新闻里狂欢,却对真正支撑起我们生活的那些硬核科技,选择性地失明。
是我们不自信吗?还是我们觉得,这事儿离自己太远?
我只知道,当一个我们印象中只会造空调的企业,都开始默默地在工业母机这种硬骨头上使劲时,有些东西,可能真的在悄悄改变。
董明-珠那句“国之所需,即企业所向”,以前听着,总觉得是句口号。
现在再看,才品出点别的味儿来。当一个企业,愿意放弃赚快钱的机会,去投身一个投入大、见效慢、还未必能成功的领域,那它图的,可能真的不只是钱了。
我不是给谁唱赞歌。我只是觉得,咱们这个国家,能有今天,靠的不是那些在热搜上吵来吵去的嘴皮子。
靠的,就是这些愿意弯下腰,去拧一颗螺丝、去磨一个零件、去攻克一个难题的“傻子”。
你可以继续嘲笑一个家电厂不务正业。
但你得承认,有些我们过去不敢走的路,现在,已经有人在走了。而且,走得还挺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