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拉夫人用了300年完成工业化,这仅用了30年就完全失去了竞争力。为什么这么说呢?就以工业母机机床为例,如今俄罗斯机床产业不能说没有,只能说是可以忽略不计。该国机床的进口量远超国内产量,已经到了卡脖子就断气的地步。
了解俄罗斯,有一个红色的名字就注定绕不开,那就是苏联。作为曾经的世界两极之一,苏联潜艇出海,火箭上天,工业总产值高居世界第二,通过工业门类的产值更是位居世界第一,其中钢铁产量达到1.5亿吨,是当时美国的1.5倍,这么一个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工业强国,那谁敢发言,一定能压他一头呢?美国都不敢,现在是有很多网友调侃说苏联的工业实力全靠吹,苏制的精度也是未解之谜。
事实上,当时的苏联在机密加工工业域是领先世界的,诸如电解加工、火花切割、磁光研抛光等先进概念都是由苏联首先提出的。其中,苏联60年代初就实现了磁研磨抛光技术的民用化,直至苏联解体时,美国工程师仍感到不可思议,称之为工业奇迹。后来更是直接将前苏联的工程师与整套设备搬去了美国,为后来美国科尔东斯基公司的磁流变抛光专利技术的成功研发奠定基础。还有成立于1924年的莫斯科红色无产者机床厂,也是当时世界最知名的机床厂之一。
其机床的加工几何精度,已接近当时刃切刀具加工所达到的极限。该厂的产品出口到了包括西德、美国、日本、法国等老牌工业强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到了1970年前后,苏联就已经制造出数控五轴联动机床,解决了火箭制造中重要零件的加工问题。此外“苏联机床制造特种设计局”的杰耶娃伊缅尼托夫和施别克托洛夫也在1982年提交了有关五轴联动的曲面精细加工的专利申请。
苏联的一些大型机床公司对中国出口了大量的机床,这里包括莫斯科红星机床厂、列宁格勒机床厂、乌里扬诺夫机床厂、沃龙涅什机床厂、新西伯利亚机床厂、明斯克机床厂、哈尔科夫机床厂等,对中国的制造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那接下来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1983年东芝事件。有人说东芝事件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是资本事件与苏联的意识形态对抗和舆论的造谣抹黑,也有人说东芝事件就是事实,因为苏制机床早在70年代就开始断崖式衰弱,苏联根本就不可能造出五轴联动机床。不管谁对谁错,随着苏联这个巨人的轰然倒地,一切也尘埃落定,至于真假似乎已经不重要了。
如今在西方的封锁之下,俄制机床也很难有抬头趋势,而机床进口主要依赖神秘的东方大国,二三年对俄制产品出口占比近60%,且还在增长,所以你认为俄制造落魄对我们机加工人来说,是好事呢还是好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