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障效应对磨削加工的影响
在磨削加工中,随着砂轮的高速旋转,磨削区周围常常会出现一种称为“气障效应”的现象。这一现象对磨削加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关系到加工效率,还直接影响到加工质量和砂轮的使用寿命。今天我们就探讨一下气障效应的产生原因、对磨削加工的具体影响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气障效应的产生
气障效应的产生与砂轮的高速旋转密切相关。当砂轮以极高的速度旋转时,其外表面上的空气随之高速运动,形成一层空气边界层,即气障。特别是在磨削区,由于砂轮与工件的紧密接触和高速相对运动,气障现象尤为显著。这层气障像一道屏障,阻碍了磨削液向磨削区的有效供给,导致磨削液难以进入磨削弧区,实际磨削液有效流量仅为喷嘴总流量的5%~40%。
对磨削加工的影响
冷却效果降低
:气障效应的存在使得磨削液难以有效进入磨削区,导致磨削区的冷却效果大大降低。工件表面温度迅速升高,不仅可能引起热损伤,还可能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加工精度。
润滑效果减弱
:磨削液的润滑作用也无法充分发挥,增加了砂轮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这不仅缩短了砂轮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导致加工表面粗糙度增加,影响加工质量。
磨削效率下降
:由于气障效应导致的冷却和润滑效果减弱,磨削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增加,磨削效率下降。这不仅增加了加工成本,还可能延长加工周期,影响生产进度。
解决方案
为了克服气障效应带来的不良影响,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气流挡板法
:在砂轮防护罩内侧加装挡板,使磨削液能够紧贴在砂轮表面上顺利进入磨削区。这种方法通过减小砂轮与挡板之间的间隙,增大了有效磨削液的流量,同时保持了恒定的喷液压力,提高了磨削液的利用率。
高压喷射法
:采用较小口径的喷嘴,用高压向磨削区供给磨削液。通过提供高液压力来冲破砂轮表面的气流层,使更多的磨削液进入磨削区。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冷却效果,还增强了润滑作用,有助于降低磨削区的温度和摩擦。
改进喷嘴结构
:针对特定磨削工况,如砂轮侧面磨削工件端面时,可采用改进喷嘴结构的方法。通过优化喷嘴形状和喷射角度,使磨削液能够直接浇注到磨削面上,提高磨削液的覆盖范围和利用率。
优化砂轮设计
:通过研究砂轮气孔率对气障层的影响,可以优化砂轮设计。减小砂轮气孔率可以降低气障层内气体流动的速度和压强,从而减薄气障层。此外,还可以考虑采用新型砂轮材料和结构,以提高其耐磨性和抗热损伤能力。
综上所述,气障效应是磨削加工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通过采取上述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克服其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磨削加工的质量和效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不断优化,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创新性的方法和技术应用于磨削加工中,以进一步降低气障效应的影响,提升加工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