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网
DeepSeek梁文锋首度发声:不用美国人、不上市、不融资、员工不准赴美
2025-02-10 09:02:39

DeepSeek我相信大家近期在网络上有经常看到,还有梁文锋这个名字,都在议论纷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是怎么一回事。


DeepSeek,它是一款由国内人工智能公司研发的大型语言模型,它拥有着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并且能够理解并回答问题,还能辅助写代码、整理资料等,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智能AI。


而梁文锋则是DeepSeek的创始人,梁文锋的名字最近确实成为了科技界的一个新星,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量化交易领域的成就引起了广泛关注。


近期来从量化交易的崛起到通用人工智能的开疆拓土,不可否认,他的思维和行动颠覆了我们对于创业者的传统认知,挑战了既有的商业模式。每一次的突破与创新,背后都蕴含着他对于技术独立与创新文化的坚定信念。


梁文锋的故事起始于量化交易领域。2008年,他带领团队开始探索全自动量化交易,走在了行业的前沿。


2015年,他创办了幻方量化,迅速成长为国内量化私募“四大天王”之一。那时,梁文锋并不满足于仅仅在金融领域取得成功。他早已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意识到这将是未来科技的主战场。


为了支撑海量数据和AI模型的训练,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了“萤火一号”和“萤火二号”训练平台。前者投入近2亿元,配置1100块GPU;后者规模进一步扩大,投资10亿元,搭载约1万张英伟达A100显卡。这样的技术积累为他进入通用AI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3年7月,梁文锋创办了DeepSeek,正式进军通用人工智能领域。短短一年时间,DeepSeek推出了多款重要AI模型,DeepSeek-V2和DeepSeek-V3,以其强大的性能和出色的性价比,受到了全球科技圈的关注。特别是2025年1月,DeepSeek发布的R1模型,被誉为能够与OpenAI的最新大模型竞争的有力竞争者。


这一突破,不仅展示了DeepSeek的技术实力,也进一步巩固了梁文锋在全球AI行业的地位。


与许多企业不同,梁文锋坚定地选择开源作为DeepSeek的核心战略。他认为,闭源的技术壁垒终究不牢固,他曾在公开场合说过,“中国AI不可能永远跟随,美国也不是不可逾越。”只有创新和开放的文化才能让公司立于不败之地。开源,成为了DeepSeek的“终极武器”。这种理念,打破了传统技术封闭的局限,也为中国AI企业的独立性和可持续发展指引了方向。


2025年初,梁文锋的三项新规震动了整个科技行业:“不融资、不上市,不雇佣美国人,员工不准赴美。”这三条看似简单的规定,却激起了行业的轩然大波。它们不仅标志着DeepSeek的独立决心,更是梁文锋对复杂国际局势的深刻回应。


这一政策不仅令外界感到震惊,也让内部员工产生了不同的声音。有人支持梁文锋的决策,认为这是一种坚定的独立道路;也有人质疑,这样的做法是否会限制公司未来的发展空间。


梁文锋的选择无疑是大胆的,但从他的角度看,这是为了避免公司被资本市场绑架,专注于长期技术积累与创新。他清楚地知道,不依赖外部资金和外部力量,DeepSeek才能真正做到自主可控,才能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占据优势。而推进本土化战略,也正是为了降低对外部依赖,加强自身在技术上的独立性。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这种策略能否持续下去?全球化趋势下,企业如果继续保持封闭,是否会错失机会?或许,这是一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博弈,但也许,正是这种逆势而为的决心,才为企业带来了生存和发展的可能。


未来的科技行业,是否会有更多像DeepSeek这样坚守自主创新和本土化发展的企业?是否能够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对于梁文锋而言,无论外界如何质疑,他的决心与行动,早已在这场全球科技竞赛中书写了属于中国的故事。


而DeepSeek的未来,也许正是在这份坚持中逐步展开。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这场科技革命的最终成败。


转载请标注来源158机床网
 
留言板
姓名:
电话:
邮箱:
Q  Q:
提交
免费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