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网
中国的数控机床到底怎么样?有多少外国技术?
2021-11-18 08:58:05

看着国内这个厉害了,那个厉害了,要不是中兴事件给敲响了警钟,搞房地产、搞互联网、搞金融发了财的那帮人还在制造气氛,全民还沉浸在厉害了的高科技中!

那作为工业之母的数控机床,国内机床到底怎么样呢?这个问题很难准确回答,毕竟也有极少数产品是不错的,但总体来说,中国大陆的数控机床和日本、欧美的机床还没有到可以相提并论的水准,连和中国台湾的数控机床都没法比!

怎么说呢,目前我国的数控机床属于低端,若看客觉得不舒服,那换个说法,中低端咋样?所谓的自主研发,系统上绝大部分是仿照FANUC和三菱,甚至西门子、海德汉国内还没有仿造的,机械部分只是采购国际品牌的零部件进行组装。

国人造不出好设备来?其实用的零部件真心不错,买个台湾的主轴,加上个德国的齿轮箱,换上意大利的刀塔,再买套日本的系统,拼起来就出售,在宣传样册上,标注的精度和关键零部件或许和进口设备一样,或者还要高,但在使用寿命,刚性,尺寸稳定性,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看似都是国际的知名品牌,但是组合起来的效果确实不咋样,原因呢?

其一是自主研发!国外不少的数控机床工厂,其实他们用的零部件和国内的一样,也是台湾或者日本的丝杠轴承,日本德国买来的系统,但是床身!主轴!刀塔!齿轮箱!却都是人家自己设计的!可能前期问题会很多,但是他们坚持下来听取客户的问题和意见,不断升级改造,经验积累,所以质量和稳定性在不断的提升。而国内的工厂把利润看得太近,拼起来就卖,长远来看受限于他人,没有自己的品牌。

其二,品质控管,举个例子,一家国外的机床工厂在沙漠里,他们从外协采购的床身就扔在风沙中让它自然时效处理,他们的交货期基本上是固定的,生意好的时候货期不可能提前,因为他们严格按照品管要求生产,有些不能提前的就是不能提前,铸铁就是很好的例子。但是不少的国内机床厂家,交货期两周甚至几天都能给你拼台机床出来!

其三,不得不说的是国外对于国内的技术封锁。其实大家都知道,数控设备属于战略物资,你不要以为现今国内花巨资进口的那些高端数控机床很厉害了,要么人家没有把尖端的东西给你,你见都没有见过;要么给了你好东西,但不会给你提供高精尖工艺,就好比你买了一把金锁却没有钥匙!九轴九联动上个世纪就有了,目前我们能进口能买能用的基本还是五联动,就连系统也是分国家销售!

说一个具体的数控机床,电火花机床在机床行业比较小众,属于精密加工。这个行业的佼佼者分别是日系和瑞士系。日系的牧野、沙迪克公司,瑞士的GF阿奇夏米尔,中国国内属于日系追随者的居多。之所以追随日系,了解一下中日关系的人应该能猜到。那就是上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中日蜜月20年,在这2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从日本获得了大量技术,也有很多当时的高精尖技术,而电火花数控机床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中国从日本做技术引进的时候,日本不仅仅给软件源码、电路图纸、系统框架图,还会有这个领域的专家来中国耐心指导,对于遇到的技术问题几乎可以说毫无保留讲给中方工程师。所以在90年代中国的电火花机床跟日本比差距没有那么大,毕竟最高精尖的人家还是要保留一些的。现在20多年过去了,你们猜中国和日本在这个领域差距多大?应该还差20年左右吧,大家都在玩弄钣金技术,这不是开玩笑!

机床核心技术的数控系统,核心不是芯片神马的,是算法,是代码优化,有了这点,才有数控系统的精度稳定性…,至于数控系统的电磁兼容之类的在算法面前都是小事。西门子一个运动控制卡就能把咱卡住。

机械系统的核心就多喽,材料就不谈了,结构部分,我们总以为机械是个夕阳学科,但每每外国人搞出个新结构,咱就呆了,原来这玩意还可以这样!什么可重构的概念,机构,静态的,动态的结构的优化优化理论,空间运动分析解耦神马什么的,人家已经摸出门道了,人家的计算力学变成了商业软件...

我们的科研工作者在研究经费写最厉害的论文;我们的技术工程师在练嘴皮去做销售做代理去了;我们的企业家不投研发投房产金融上市去了,机床行业...

国内数控事业,任重道远,期待厉害了的那一天~

转载请标注来源158机床网
  • 伺服机(AC) 我们的交流伺服驱动器设计用于与我们的回转和直线三相无刷伺服电机配套使用,可提供当今全球市场应用最广泛的产品解决方案。这些驱动器可以提供全套的驱动解决方案,包括先进的控制技术,结构紧凑,调试简便。 标准型号涵盖300W到58 kW,电源范围20 VDC~480 VAC。
  • 双面反射式光电保护器 - LDKS-Ⅲ-28WSF40 双面反射式光电保护器 - LDKS-Ⅲ-28WSF40,LDKS-Ⅲ-28WSF40,金属加工机械 - 机床电器、功能部件,济宁科力光电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双面反射式光电保护器 - LDKS-Ⅲ-28WSF40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
  • 高速加工中心VF-2SS 高速加工中心VF-2SS